HOME

 

 

那福忠,網路作者。
   
  西海岸數位隨筆
美國西海岸 吸取太平洋與陽光精華 隨時有精彩故事發生
  January 24, 2021  全數位CES 2021
 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: frank.na@gmail.com
   


吸引人的消費電子展,今年不能在拉斯維加斯展出了....
photo by JESHOOTS.com from Pexels



   每年新年過後,拉斯維加斯的最大盛事,就是一年一度的消費電子展 CES (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),雖說消費好像僅是電視機一類的產品,實際上幾乎是電子業的大拜拜,從晶片到自駕車,從虛擬到實境,到各式各樣的 AI 家用幫手,目不接暇。去年 CES 兩位台灣出生的 CEO,NVidia 的黃仁勳,以及 AMD 的蘇姿豐,登台講述他們的晶片產品,非常精彩。今年因為疫情取消實體展覽,改為 1 月 11-14 日在線上全數位活動,有 2,000 家公司參加,100 小時的會議議程。

   疫情既然把這每年二十萬人的盛會打消了,總得有人製造抵抗疫情的武器吧,有的。LG 做了一個會動的機器人,一邊走一邊對大家常觸摸的表面照射殺毒的紫外線;德國的 AirPop 推出智慧型口罩,來測量呼吸的正常與周遭的空氣品質;Kohler 與 Toto 展示了不用手觸摸的洗滌槽與馬桶,用手勢與語音來操控。穿戴式的健康管理器具像手錶、衣服補丁,預估未來五年將會成長四倍。AI 協助病情診斷、機器人檢查傷勢做分流,也都會更為成熟。

   Cutii 推出給老人作伴的機器人,今年正式上市。完全無線連接,對老人是重要的一環,不要等出了狀況還要走到固定位置啟動系統,萬一跌倒,Cutii 會自動撥緊急電話求救。Cutii 還會提醒你參加線上的課程時間要到了,你睡了之後會替你把燈關掉,早晨到外面散步,還會陪你走到門口道別。三星也推出概念的作伴機器人 Bot Handy 與 Bot Care,Bot Handy 的 AI 控制手臂可以撿起來任何形狀的物件,幫助打掃房間,Bot Care 藉 AI 瞭解主人的行為,設法幫助。

   一年來疫情讓很多人在家工作,除了把電腦帶回家,也讓我們發現在家工作的一些問題,但有人替我們想到解決了。在家經常要視訊會議,但家裡並不是每個角落的信號都夠好,Dell 就製作一個視訊監控器,很容易移動找到最佳視訊狀態。另一家美國公司 Shure,設計了專用的麥克風,增強視訊會議的效果。電器包包公司 Targus,提供了殺病毒的滑鼠、鍵盤,以及防菌背包,把電腦放進去就可以安心背著走。

   電視無疑是每次展覽的要角,尺寸一次比一次放大,畫面一次比一次清晰,4K、8K、OLED、QLED,導引消費市場的走勢,大多都成功,但立體 3D 電視是個例外,觀眾不習慣,加上立體視訊內容製作的太少,終於退出市場。這次展覽 LG 推出智慧床,在床上觀看從床尾架升起的電視,電視屏幕是透明的,一邊看電視節目,也同時透過電視看到電視後面的家具或牆,現在或覺得有些干擾,以後也許成為電視主流也說不定。

   今年 CES 多了一個主題,5G。5G 的發展非但沒有受疫情的挫折,反而比預期的更快,高速即時的通訊,讓很多前瞻技術成為可能,電訊醫學就成為 5G 的最佳範例,以後由機器人協助做的外科手術,由遠地的醫師靠高速即時通訊操作。另外觀看運動競賽、娛樂表演的同時,可以選擇自己的觀看角度與相關資訊,提高觀看趣味。三星展示了最新的 5G Galaxy 手機,許多廠商也講述了 5G 手機的用途。跨國顧問公司 Deloitte 預測,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會擔心 5G 電波影響健康,需要業者與群眾溝通。

   展覽雖然是數位,種類仍很繁多,各媒體從自己的角度評估,選出最好的成品、雛形、或前瞻概念,結果未盡相同,一般讀者參考而已。WIRED 是一個較向前看的技術媒體,現在把他們選出來的產品介紹給讀者,有的產品類別我並不熟悉,僅能列出名稱。

   筆記本電腦:宏碁 Chromebook Spin 514,為首用 ADM Ryzen 3000-C 行動處理器的電腦。耳機:V-Moda M-200 ANC。電視機:TCL 6-Series 8K,有帶動 8K 大眾化的指標意義。追蹤器:Chipolo ONE Ocean。電玩: Razer Project Hazel 的智慧型面罩。智慧居家:Kohler 安靜方形浴缸。行動:TCL 與 LG 同時展出畫面可以捲起來、形同一根吸管的未來手機。

   消費電子是一個龐大的市場,根據市場消費統計機構 Ststista 的預估,2021 年的消費電子營收為 4,159 億美元,到 2025 年為 4,872 億美元。使用人數今年預估 19 憶人,占全球人口 25.3%,到 2025 年預估 34.8%。全球比較,創造營收最多的是中國,今年預估 1,620 億美元。

上一篇  下一篇  索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