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大多數在 25 歲以下的網族,特別是青少年,即時傳訊(Instant Messaging 、簡稱 IM),成了生活的一部份。年紀大一點的,依賴電子郵件或網站,來傳遞消息或吸取新聞,但高中學生卻把用 AOL、MSN、ICQ 與死黨好友聊天,看成是 e 化生活最的重要部份。
現在有幾億人使用即時傳訊(光是 AOL 就有一億四千萬人),直到最近,大家才注意到這個領域,想把它轉為個人以外的用途:作為出版的市場。
網上出版市場專家,同時也是 MarketShorpa 發行人 Anne Holland 說:「25 歲以下的人都玩這個玩意,網上出版的未來就是即時傳訊。」
當我的摯友
即時傳訊是這麼運作的:使用人先製一份死黨或摯友 ( Buddy ) 的名單,把常聯絡的親朋好友(也就是摯友)的名字加進去,當摯友的名字在畫面上顯示「上線」,就表示可以互傳消息了。傳的時候先點一下名字,輸入消息,再傳送。出版界想加入這一戰場,先要把自己先變成別人的「摯友」,然後說服別人加入他的摯友名單裏。
一家才成立兩年的軟體公司 Active Buddy,就在這個領域打頭陣。這家在紐約與矽谷的公司,製作了許多軟體的機智單元,即是俗稱的 Agent 與 Bot,成為電子摯友。例如最近為一家少女雜誌 Elle 製作了一個 ELLEgirlBuddy 軟體摯友,雜誌社大事宣傳,讓大家把 ELLEgirlBuddy 加入即時傳訊的摯友名單,再與之通信,結果造成轟動,大家口碑相傳說這個電子摯友很酷。 ELLEgirlBuddy 可模仿真人聊天,並快速的回答問題,有人問:「我是水瓶座,明天我該怎麼辦?」或者問:「妳的頭髮是什麼顏色?」這個軟體摯友都會立即回答。軟體的設計包括了許多少女常問的事,像是服飾、美容、娛樂等等。
這個軟體也可連結到 ELLEgirl.com 網站,以便在回答問題的同時加一點廣告,關鍵在回答得十分有趣,所以對廣告並不覺得厭煩。 Active Buddy 發言人 Emily Lenzner 說,到目前為止,市場銷售人員最熱衷實驗這個技術。最近又為 New Line 影業公司創造了一個 Ring Messenger 摯友,來促銷「魔戒」( Lord of the Rings ) 這部影片,即時傳訊玩家可以藉此問「下一部魔戒什麼時候上演?」或者「什麼是 Hobbit(矮人)?」一類的問題。
這類的市場,恐怕生命周期有限,因為與這種好玩的電子朋友對話,幾次之後就覺得沒趣,不是不再使用、就是從摯友名單中除名。雖然如此,使用的人數仍然可觀,像去年為一位歌手製作的 Lindsay Buddy ,就吸引了五十萬人與這位電子朋友對談,訊息總數高達三千八百萬則。
想想可以做的事
即時傳訊已經引起出版機構的注意,都在構思要提供哪種資訊內容。Lenzner 指出,Active Buddy 開始以一個稱為 SmarterChild 的軟體摯友,讓大家詢問有關新聞的問題,像今天頭條標題是什麼?以及天氣、體育、電影放映時間等等。 Active Buddy 同時也維持一個棒球摯友,AgentBaseball,來回答棒球的種種問題,例如現在紐約洋基隊贏了幾分。試想在辦公室的上班族,沒法收聽廣播與看電視,但可經常的用即時傳訊獲得比賽結果。 Active Buddy 希望新聞界與資訊界能多發展一些摯友(這家僅是軟體發展公司,替出版機構發展軟體,然後放在伺服器上。)現在正替路透社製作軟體,路透社是這家公司的投資人。目前還沒有多少出版機構與之交易,因為這個概念仍然很新,Lenzner 說體育資訊業者,對這個作法特別感興趣,包括主要的體育聯盟。
其他潛在的可能性,有氣象(從你的帳號知道所在地區、而取得當地氣象資料)、股市(我現在是賺是賠、損益如何?)、分類廣告(今天那一家餐廳僱用廚師?)、學校(我的學校是因為下雪停課?)等等。
Active Buddy 也為 eBay 製作軟體,讓線上拍賣的人立即知道競價的情況。這家公司也正與一些旅行機構合作,讓即時傳訊的使用人查詢航班的時間。
比網站快
你可能容易看出來,這些藉即時傳訊摯友取得的資訊,都可以在網站上取得,像體育比賽分數、天氣預報、股票價格等等。但區別在快速與便利,即時傳訊比電子郵件快很多,而且摯友的軟體擷取資訊也很快。
以企業為名製造出的摯友,對新聞機構有兩個好處。其一,是即時傳訊是年輕人視為「正點」的方式,新聞機構想打入年輕人的市場,這是一條途徑(當然資訊內容要適應年齡層級,年輕人未必對氣象預報有與趣,但與虛擬的電子名星對話,則興緻勃勃,Active Buddy 發現模擬的名星人物可吸引無數年輕人。)
其二,企業形象可以超越年人群,25 歲以上的也會用到即時傳訊,如果新聞機構能製造更便利的方法,來取得新聞與資訊,年紀大一點的人,也會因為較郵件與網站快速而運用。
從那裏賺錢
新聞機構如何從即時傳訊賺到錢?主要營收來自資助人與廣告,廣告可以加在回覆字句的下面,但要簡短,僅能有幾個字,但又能吸引人來點選進入廣告的網頁。Lenzner 說,最成功的廣告是簡單的一句「可贏一樣(東西)!」她利用 SmarterChild 實驗能贏一張足球票的競賽活動,結果從即時傳訊傳到那個網站的人潮,竟然有 6.5%,比網站自己的廣告好多了。
當然,這不表示一定要免費,股票的摯友可以收費。(試想,這不光是電腦,更可用在無線行動的裝備上,一個可攜式的股票摯友,是有潛力收費的)另外,可以作為出版機構網站的媒介,向網站收費。
如果你被吸引了,不妨加入 AOL 的即時傳訊,然後在你的摯友名單裏加上前面所提到的名稱: AgentBaseball 、SmarterChild、ELLEgirlBuddy、RingMessenger 等等,來親自體驗一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