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望你還沒有討厭網誌(Weblog、簡稱 Blog),因為它不會很快的消失,對我而言,它還是網上創意萌生的地方。
讓我們深入探討網誌與新聞交集的地方(不是所有的網誌都可稱為新聞),因為如果你的新聞網站還沒納入網誌一類的內容,那你還在 1990 年代呢。
誰來寫你的網誌?
去年我寫一篇專欄,建議報紙的記者、通訊員、編輯、專欄作家應該撰寫網誌,我今天仍同一立場,但建議報紙以外的人也可以為報紙網站撰寫網誌。
網誌代表大眾的聲音,是個好機會放到你的網站,用數位相機拍攝的照片,正好是新聞的証據,我認為幾年之內這類事件必會普及。
一些媒體已經有這類似的經驗了,BBC 網上新聞徵求讀者拍攝美伊戰爭前的反戰照片,Dollas 晨報網站徵求讀者拍攝到亞倫比亞號太空梭墜毀碎片的照片。
我建議新聞機構建構一個大眾圖片儲存區,並公佈如何傳送照片(傳統電子郵件、影像手機),下一次遇到龍捲風、飛機失事,一些見証的照片必然大批送來,供編輯挑選與刊出。這個概念可以用在任何公眾事件上,參與事件馬拉松、總統侯選人出現、好萊塢電影等等。
有一個讓公共大眾傳送照片的地方,結果必然不止是數位相機的照片,還有電話手機傳來的照片,手機照片特別教人振奮,因為可以改變攝影新聞的生態。車禍發生,手機拍攝現場照片,立即傳到新聞機構。這件事在日本已經發生了,一位卡車司機目睹車禍,用手機拍攝了一小段影片,仍後傳給電視公司,電視公司立即播出,而新聞機構的專業攝影師隨後才到達現場。(有一支手機隊伍,你可能說根本不需要專業新聞攝影師了。)
這個趨勢能有多大? IDC 估計在 2005 ,攝影手機的數量會超過底片與數位攝影機的總和,到那麼普及的時候,新聞機構就可以依賴他們的觀眾與讀者,經常供應有新聞價值的照片了。
認識 Moblog 這個字
有照片的網誌,許多是來自行動網誌(Mobile Weblog、簡稱 Moblog),是個人或一群人以手機拍攝的照片、外加文字或語音的網誌。
行動網誌概念源起於 2002 年一月,現在許多人都擁有行動網誌,行動網誌服務如 TextAmerica.com,讓行動網誌更容易運作,公佈一張照片,用手機傳給 TextAmerica.com 即可。另一些網誌如 Traffic Jams Everywhere Moblog(交通擁塞網誌),接受任何塞在車陣裡的駕駛人傳來的照片。
塞車的照片可能是最枯燥乏味的圖片,但當地的新聞網站卻可以善加運用,試想架設一個塞車與意外事件的行動網誌,照片加簡述文字、表明地點,那就有一個即時的交通網誌了,可以輔助其他的交通報告。(重點是讓駕駛人上路之前先檢視交通網誌。)
公眾的行動網誌,可以是各式各樣的類別,諸如:名人在當地出現。(如 Celebs Sighted at Starbucks,但以後證實這僅是個玩笑的網誌。)
食物。讀者提供當地餐廳的食物照片。
體育。父母提供他子女球賽的照片。
其他像臨時發生的事,遊行、足球隊練習、競選活動,都是好的題材。但這些例子,網上新聞編輯自然要留意,除去假造的或色情的照片,同時也刪除大多數業餘性枯燥的照片,留下最生動的照片,這樣你的行動網誌就有吸引力了。
行動網誌不僅是給公眾,也給專業的記者、專欄作家、攝影師們,作為傳統報導的輔助。例如市政記者在市政府用手機攝影,傳回照片輔助文字的報導;社會專欄作者,可以把參加派對的照片用手機拍攝傳回;餐飲評論記者,在餐廳進餐的時候可以攝影;甚至報紙的攝影記者,也可以在採訪現場,把影像在傳統照片製作之前搶先用手機傳回。
好的作家不為你工作
我所看到最有趣的一件事,就是專業新聞網站所刊出的業餘讀者網誌,如果新聞網站要找趣味性、便宜(甚至免費)的內容,當地讀者寫的網誌就可能是個答案。
地方性娛樂網站 Lawrence.com 就用這一模式製作幾個網誌,作者都是當地堪薩斯大學社區裡的人,像學生寫的有關 18-20 歲的性事的網誌,但主要內容都是由當地的自由作家所寫。
在美伊戰爭期間,有些新聞網站刊出在中東士兵們寫的網誌,還有他們妻子與父母寫的網誌,例如 Cincinnati 的 WCPO 新聞網站就有一個戰爭網誌,由一名 Cincinnati 的士兵所寫。
社區成員在專業新聞網佔發表寫作,並不稀奇,在網上新聞出版發展初期,即有非專業人員寫專欄的現象。網誌因為其自由的格式,對社區成員的寫作比傳統的方式更加便利,酒保、退役軍人、兒童心理學家、計程車司機、公園管理員,都能在生活中寫網誌,給讀者一些價值。
用網誌吸引年輕人
大多數十幾、二十歲的年輕人都能了解「網誌」的涵義,年長一點的人知道的就較少了。所以一些新聞網站,特別像是 Lawrence.com,就用網誌來吸引年輕人。
在喬治亞大學所在地 Athens 城,當地報紙 Athens Banner-Herald 最近就推出一個 AthensMusic.com 網誌,線上服務主任 David Bill 說,這個網站以音樂為主題來吸引年輕讀者閱讀新聞。Bill 自己是網誌的主要作者,試圖啟發當地音樂愛好者,把他們的想法與新聞融合,並對供稿者者支付少許稿費。音樂網誌今夏成立,學生秋天返校後就會實驗其功能,這個網誌是針對學生作的。
垂直網誌
網誌已把一些新聞從業人員,從大型新聞機構跳出,獨立開創自己的事業。倫敦一位作家、也是 PaidContent.org 的唯一成員 Rafat Ali,就是從新聞機構跳出來的好榜樣,他用網誌與通訊的方式,撰寫新聞收費的策略,獲得相當好的營收,因為他寫的都是業界所需,所以獲得足夠的廣告資助。
新聞機構可以從 Ali 學到一些經驗,網上有許多垂直發展的空間,可以獲利。例如新聞網站可以針對市場需要,開闢專業領域網誌,請專業記者負責經營。
內部工作網誌
展現一點網誌的趨勢,使得新聞機構更開放一些,編輯可以用網誌報告編輯作業的情形。這種方式雖然仍未普及,但未嘗不是一種技術讓報紙沒有主見 (Faceless) 的形象改變一些。
雖說沒有主見,大家從報紙社論的言論,也可以判斷報紙的定位。Dallas Morning News 最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,編輯們自行成立 DMN Daily 網誌,公開的討論、辯論今天見報的新聞。
「動作線」網誌
最後,北卡州 Triangle Tech Journal 與 Local Business.com 的一位技術記者 Alan Maurer 提供了有趣的想法,一個「動作線」協助消費者的網誌,大家相互協助回答消費問題。這類的專欄在報紙上早就有了,但僅能由一位專家答覆,但網誌就能集中大家的智慧,提供更好的答案。
往下走吧!
我在這個專欄裏談到了不少網誌的想法,但僅是皮毛,用你的想像力,開始建構網誌吧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