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

 

 

那福忠,知名電子出版專家、網路作家。
   
  美國報業營運方向的轉折
  那福忠 May 12, 2011
 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: frank.na@gmail.com
   

   研究機構 PEW 最近公佈了美國新聞媒體在 2010 年的表現,電視、廣播、網路、雜誌都有所成長,與 2009 年相比,廣告營收從區域電視的 17%,到雜誌的 1.4%,報業是唯一負成長的媒體,較 2009 年下滑了 6.3%,但對 2009 年較 2008 年下滑 26% 的情況,穩定了不少。至於發行,仍持續每年 5% 上下的穩定下降,編輯人力的裁減約 1000 到 1500 人,比前三年一共裁減了一萬人,也趨於穩定。研究報告說去年是報業較安靜的一年。

   即使如此,報業仍有 5% 的利潤,但與 1990 年代全盛時期 20% 以上的利潤來比,相差甚遠。線上讀者有增加的趨勢,數位收入也有增加的跡象,報業紛紛製作業外的數位事業,做多角化的營運。大型報紙製作手機、平板電腦的數位版內容,認定讀者可能有意願在這些平台上付費,但這都不是短期能見效的營收方式。

   多年來,報業堅持要轉型到數位的未來,但在進展上,卻找不到有跡可尋的平坦大道,所需要的努力,有人以手持鐮刀在叢林闢路來比喻,可見其難度。進入 2011 年之後,PEW 例舉報業在 2010 年的走勢,從中可反應出報業的進展與退縮。

   付費的線上內容。經過兩年的討論,終於有報紙實驗網站收費了,如紐約時報。由於技術與策略的挑戰,以及顧慮讀者與廣告的可能流失,報業多猶豫而不敢冒然嘗試。據研究機構對十數家收費報紙的調查,僅有百分之一的讀者願意付費,同時也有幾家收費的報紙立即恢復免費閱讀。

   紐約時報的計量付費模式最為大家所關注,這一模式允許免費閱讀一定數量的網頁,超過之後則要求付費,目的在維持網站輕量讀者的流量,藉以提昇廣告的價值,而營收則來自網站的重量級讀者,以及印刷版的新訂戶,因為印刷版的讀者可享有免費閱讀網站、手機、平板電腦的內容。線上新聞付費的實驗,雖然禪述了製作需要成本的理念,但在財務上難有改變,而且還要冒讀者流量與廣告雙重下滑的風險。

   行動與平板電腦。報紙轉向行動閱讀,是去年報業一項主要的進展,一系列電子閱讀器的高量銷售,iPhone 與 Google Android 各品牌的手機,蘋果的 iPad 與其餘個品牌的平板電腦,相互競爭、引發各行業高度關注,有人預測這些行動裝置,在三年之內將成為閱讀的主流工具。目前這些閱讀器所製造的報業營收仍然有限,而且要部分分配給設備廠商,尤其是蘋果還要審核內容,掌控顧客與資料,使營收越為困難。

   什麼樣的廣告模式最適合這些行動平台,廣告又如何與新聞內容連接來定價,一切尚不明朗。另外,閱讀新聞僅是這些平台的運用方式之一,擁有這些工具的人是否把閱讀新聞視為重要的用途,或是把如電玩遊戲視為主要用途,目前也不明朗。所以希望雖高,卻可能僅是虛構的機會,而非報業的救主。

   超級地方新聞。地方新聞,一度被視為報業的核心價值,因為可以細分成更小區域的「超級」地方新聞,分開發行、節省開支,每一個小區域的新聞又可能收費。但實際不如預期,商家對線上廣告興趣不大,都會報又不能完全是細分的地方新聞,而地方新聞的編採人力又往往成為裁減的對象。這個現象在 2010 年有了變化,一些都會報重新重視地方新聞,但採用新的規則:半專業作者、或自願作者,以地方新聞為範圍提供稿件,然後由報社專業人力編審,以維持水平。

   Groupon 團購折價的電子商務。Groupon 是 2007 年新興的另類電子商務,把買賣雙方遊戲般的連在一起,最後雙贏。Groupon 先與商家協議,保證能賣出一定的數量,但要求高額折扣,然後在網站低於市價出售,顧客以其廉價開始購買,一旦銷售達到 Groupon 與商家的協議數量,銷售生效,顧客付費、商家寄送貨品,Groupon 收到的銷售費就與商家按比例分配,萬一銷售達不到協議數量,顧客的購買登記就全部失效,商家沒有損失。而顧客想撿便宜,也告知親友登記購買以達到減價數量。

   Groupon 發展迅速,全球已有五千萬會員,今年初拒絕了 Google 的 60 億美元收購,為了擴展業務自行籌款 10 億美元,市場估算已有 150 美元身價。這個特別的電子商務模式,不難模仿,少數報紙如紐約時報,維基尼亞人前鋒報,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,已經開始試做自己的 Groupon 版本,據稱效果良好,優於互動性廣告。但會不會成功,沒有人能預測,報業的保守與恐懼失敗,是否能抓住這一創意,更是未知數。

   費用升高、排擠編輯品質。去年花費升高,使得許多尋求永續生存的實驗,不得不暫停,而對編務費用的削減,也影響到編輯的品質。新聞紙在過去兩年降價,對報業的困境不無小補,但從 2010 年尾到 2011 年初,新聞紙快速的漲價兩到三成。人事方面,在凍結兩年之後,去年略有解凍,但有的大型報紙繼續裁員。有多家報紙的報紙集團,把編審與版面設計集中到製作中心統一作業,另有報紙就直接裁撤審稿編輯,新聞品質因此下降,自在預料之中。

   新的執行長:不需報業經驗。一些申請破產保護的報紙,特別是私有的報紙,藉內部重整之際,採用這種非傳統的方式,聘請有媒體背景的非報界人士擔任執行長、甚至發行人。這一轉變,試圖把根深蒂固的報紙文化轉進一個快速有想像力的數位境界。

   PEW 的研究報告指出,以上這些走勢表示報業的營運模式有了路線上的轉折,而進一步考量營運的規模與市場的競爭,或許能更準確的繪製出新的營運路線。



上一篇   下一篇  索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