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

 

 

那福忠,網路作者。
   
  西海岸數位隨筆
美國西海岸 吸取太平洋與陽光精華 隨時有精彩故事發生
  December 15, 2019  千年大遷徙
 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: frank.na@gmail.com
   

地球人真的要向太陽系以外長途大遷徙嗎?Photo by Pixabay from Pexels

   地球的氣候變遷,隨著溫室氣體排放管制不彰,兩極化的效應年年加劇,如果繼續下去,科學家預測到了本世紀末,地球溫度較工業化以前升高 2°C 的臨界點就無法避免,那時候冰雪溶化,海水高漲,沿海低窪地區淹沒,陸地與海洋動植物面臨絕種,嚴重乾旱與洪水相繼而來,地球開始不再容易居住。除了克服惡劣的環境維繫生活,就是離開地球,遷徙到另一個適合居住的地球,或者稱為地球 2.0。

   火星離我們最近,但沒水沒空氣,不宜久居,不是地球 2.0。但的確有一顆星球被稱作地球 2.0,那就是三年前發現的半人馬星座比鄰星附近的一顆行星,稱為比鄰星b(Proxima b),位置距恆星適中,溫度恰好可以有液態水的存在,有水就可以維繫生命。這顆星球離我們算是最近的了,4.24 光年,相當 40 萬億公里,以現在的太空飛行速度,要以千年為單位,至少要在太空傳宗接代上百次,才能飛到新家。

   精彩的科幻故事?是的,但也不是。比鄰星b的發現驚動了不少科學家,儘管路遠,終究是人類可以去的地方,何況飛行技術的進步可以縮短航程。消息傳出之後,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、俄羅斯科技投資人 Yuri Milner、臉書的馬克祖克柏,聯合組成「突破射星」(Breakthrough Starshot)計畫,用光的動能來探索這顆星球,以 1,000 億瓦的雷射能量射出只有幾公克重的微太空船,希望以五分之一的光速(每秒鐘 6,000 萬米)、20 年到達目標。

   光是由光子組成,光子沒有質量,但在太空仍會產生微小的動量,太陽帆 (Solar Sail) 就是利用這一動力的太空船。太陽帆如帆船的帆,用超薄膜的反光材質固定在架子上,當太陽光射在帆上反射回去,就向前輕微移動,光線是連續的,在光子不斷的撞擊之下,帆的移動就隨時間加速。

   「行星學會」(Planetary Society) 今年夏季成功的發射光帆二號 (Lightsail II),是一個實驗性的太陽帆太空船,用光的動力環繞地球軌道,不用化學燃料,被認為是長途太空旅行的新動力。光帆二號僅是小型實驗,太陽帆僅有 32 平方米,載重僅有一條土司麵包大小的簡單儀器,預計再飛一年。


靠太陽光環繞地球軌道的光帆二號太空船。圖片來源:行星學會(Planetary Society)

   光的動力有加速特性,像「突破射星」計畫用超強雷射,估計可以達到光速的五分之一,不過計畫中的太空船只有幾公克重,如果要乘坐很多人又可能航行幾百年,勢必是一個龐然大物,那雷射光還能帶得動嗎?哈佛大學 Avi Loeb 教授認為沒有問題,但他從天文學角度看到另一個問題,就是當脫離地球磁場的保護深入太空,會暴露在高能量的輻射微粒之下,一年之後腦細胞會嚴重受損,是需要克服的,這也是去火星的危險。

   即使用光的動能可以航行到比鄰星b,仍有無數的挑戰要克服,像人工重力、人工日夜、生命維繫、推進導航,乃至水源、食物、空氣的供應,以及畜牧、穀物蔬果種植,更有生育控制、教育訓練、工作分配、組織結構。一群人生活在密閉空間,自給自足的要度過百年甚至千年,最好的比喻就是孤島,許多孤島有上千年的歷史,島上的人仍然無恙,所以科學家認為幾百年的太空之旅,人類可以存活。

   今年六月,歐洲太空署在荷蘭 Noordwijk 的 Erasmus 太空展示中心,舉辦有史以來第一次星際工作研討會,來自全球各領域的專家,建築、語言、太空物理、社會學、工程、材料科學、人類與植物生物學,各自闡述世代太空旅行的考量,與會的聽眾也有百餘人參加,大家相互討論問答,儼然「諾亞方舟」已經成型。

   幾百年的航行,專家們提出宏觀問題,像是社會秩序與權力結構,哲學宗教與外星人的共處,地球語言經過幾百年的演變,兩艘太空到達到目的地,可能各說「方言」。旅途中的一代一代接替,地球對他們成了一個謎,他們的生存只是為了繼續航程,所以只有讓新生的一代成為下一代的船上工作人員,才能賦予生活上的意義,讓航程順暢。

   太空船首航需要多少人才能延續幾百甚至千年,而不至人口膨脹到讓空間不足,法國 Strasbourg 大學 Frédéric Marin 教授做了研究,他是天文ˊ物理學家,考量長年飛行到達目的地之後仍有足夠的健康基因來繁殖,他模擬估計 98 名船員從地球啟航,可以成功的航行 6,300 年,所以到達比鄰星b不應是問題。

   諾亞方舟無疑的給科學家帶來研究的熱忱,雖然是超級難度的壯舉,並沒有違反物理學的運作,難的地方在把規模放大、落實。當然有很多人反對,花耗時間與金錢,冒險到一個茫然無知的地方,沿途一代代的新生兒又侷限在密閉的空間,年復一年過著機械式的日子,無法享受我們現在的自由與創意,這些代價值得嗎?

   Avi Loeb 教授說,毫無疑問的人類的未來在太空,我們終究要離開地球的。假以時日,我們會遇到小行星撞擊地球,到了最後,太陽會發熱煮沸海水,為了人類種族的延續,我們沒有選擇,只有另尋出路。




上一篇  下一篇  索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