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

 

 

那福忠,知名電子出版專家、網路作家。
   
  每一點都是首頁:路透社網站的新設計
  那福忠 August 05, 2013
 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: frank.na@gmail.com
   

   從報紙轉到網站,儲存空間突然擴大,不必把文稿擠在固定的印刷版面上,對編輯來說是一大福音,但相繼而來的問題,是比報紙小得多的電腦畫面如何與擴大的空間搭配。技術人員想到了資料的結構模式,於是產生了「首頁」,成為網站的縮影,寄望讀者從中瀏覽網站的輪郭,再層層進入內頁獲取精華的內容。

   首頁是網站資料結構的龍頭,從上而下層級分明,在技術上是一個完整的資料結構流程圖,但在實用上,卻不完美。資料結構有如一棵倒過來的大樹,我們需要的資料是樹葉,樹葉用樹枝連著,樹枝又被樹幹連著,小幹連大幹,最後連到樹根,就是首頁。從首頁進入網站找到需要的那一筆資料,就好像順著樹根向上找到一個特定的樹葉,就這樣不順手的摸樹,二十年如一日,產生的困擾大家習以為常。

   我們需要的樹葉,最好不必經過樹枝樹幹就能找到,幸好搜尋引擎幫了很大的忙。以新聞網站為例,有三分之一的流量是從搜尋引擎直接進入網站內頁,另有三分之一是從電子郵件、社群網路轉告直接進入網站內頁的,從網站首頁進入的流量僅占三分之一,也就是有三分之二的過路網客,沒有機會見到首頁的豐富陳列,首頁的意義越來越小。

   路透社 (Reuters) 是全球最大的國際新聞通訊社,最近用新的概念設計新網站,大幅度簡化了從樹根到樹葉的路徑。做法很簡單,把同一類別的新聞放在一個長條網頁上,每一則新聞僅有標題與簡單的摘要,依序排列,最新的新聞放在最前面,所以每則新聞在長條上的實際位置不停的變動。這一長條其實不應該稱為網頁,因為只有這一頁,也沒有固定長度,完全沒有「頁」的概念,為了解說便利,暫時把這一長欄稱為「新聞鍊條」,如下面示意簡圖:

標題 1

標題 2

標題 3

標題 4

- - - - -

標題 n

   使用網站的人可以上下捲動新聞鍊條,瀏覽每則新聞的標題與摘要,對哪一標題有興趣想閱讀內文,只要點選標題,內文立即展開。但展開的內文並不是跳到另一網頁,而是在鍊條的原來位置展開,與別的標題順序維持不變。下面是前例點選第三個標題展開內文的示意圖,展開內文之後,仍然可以上下捲動鍊條,瀏覽別的標題。

標題 1

標題 2



3




標題 4

- - - - -

標題 n

   網站畫面頂端有一個「類別」(Topics) 指標,包括商業、政治、技術、言論、全球等幾大新聞類別,點選任一類別,就出現這一類新聞的鍊條,然後繼續上下捲動瀏覽標題,或展開閱讀內文。新聞類別當然不止這幾大類,要進一步深入閱讀,路透社設計了更巧妙、更順思維的方式,就是在內文的最後加關鍵詞,選擇關鍵詞,就進入與這篇內文相關的新鍊條。

   例如,「商業」鍊條的第一則標題是「戴爾電腦收購股票談判」,展開後的內文出現幾個關鍵詞:戴爾收購、戴爾公司、商業、技術、商業併購,點選關鍵詞「技術」,就跳到技術鍊條,包括所有科技的新聞。在技術鍊條發現一則一家日本晶片廠關廠的報導,這家工廠的主要客戶是任天堂,所以這一則內文的關鍵詞有:任天堂、日本,再點選「任天堂」,就跳到任天堂的鍊條,內容全是報導任天堂的新聞。

   任天堂當然不會成為重要新聞類別,網站卻能把任天堂的新聞組合到同一鍊條,也就是內文後面的每一關鍵詞的人、地、事、物,只要點選,都會是一個新聞鍊條欄。對讀者來說,可以在同類新聞快速瀏覽標題,又能順著思路更換鍊條到相關新聞,來連接新聞事件的前因後果,使用起來較目前的新聞網站容易、直覺、省時,而且能獲取更多的資訊。

   路透社網站的新設計,引起業界的廣泛注意,有人認為最大的優點是不會迷路,每一位置、每一點,都可以作為瀏覽的起點、作為首頁。說起來,結構式的網站是給電腦設計的,便宜了電腦、卻苦了人腦,路透社的新設計至少加入一些人性。

   人與電腦的想法相反,人使用越容易、電腦後台越麻煩。至少可以想到很多的新聞鍊條不可能是固定預設的,必然是臨時的機動組合,這在資料的結構上,不知道要靠多少「元數據」(Metadata)的幫忙,複雜程度可想而知。(註:元數據是描述資料的資料)

   路透社的新網站 (preview.reuters.com) 還在 Beta,建議讀者體驗,固有二十年的新聞網站,終於有了新嘗試。



上一篇   下一篇  索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