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

 

 

Steve Outing 為 Poynter Institute for Media Studies 資深編輯,
同時為Editor & Publisher Interactive 等多種專業刊物撰寫專欄
   
steve outing pic
  戰爭:網上新聞界定的時刻
War: A Defining Moment for Net News
  By Steve Outing March 30, 2003
 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: steve@Poynter.org
eandpletter 本專欄獲 Mr. Steve Outing Editor&Publisher Dot-Com 授權翻譯轉載
擁有版權 每月刊出一次

  每次有重大新聞事件,網路作為媒體的份量就更多一點,事件愈大,網路的動能也愈大。

  911 明顯的加重網上新聞的地位,但業界那時還沒準備好來處理那麼大的事情,千百萬渴望獲知消息的人,湧向新聞網站,使一些受大家歡迎的網站塞車、動彈不得。

  現在美國與伊拉克全面開打,網路以相當好的品質效率報導,成為滿足大眾需求的媒體。有關戰爭的網上報導,快速、周詳、而且沒有重大的技術問題。這次戰事網上報導,實現了早先網路探索者的夢想。

  網路確實已成為大眾的新聞媒體了,當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完成,但伊拉克戰事可以代表網上新聞的里程碑。

樂觀的看法

  自從英美聯軍入侵伊拉克,我就在想網路應該卡位在什麼地方。大型新聞機構,特別是 CNNBBCMSNBC,幾乎可以取代電視的焦點新聞。如果你在開打那一天粘著電腦顯示幕(你當然仍是少數的人),你幾乎可以看到與粘著電視機一樣的最新畫面。

  開打那天,我坐在電視前、但把筆記本電腦打開,一邊聽 CNN ABC 記者報導,一邊查看全球重要新聞網站,發覺網站更能滿足我的戰事新聞的需求。電視播報員不停的重複,用他們自己的理論來填充空檔,網上新聞卻有上百種管道,來補充空隙,電視則做不到。

  說實在的,我對美國主要電視網一面倒的報導,感到厭煩,我尋找不同觀點的新聞,但電視沒能提供。如果要我僅選一樣,電視或電腦,我會選擇電腦。網上也有許多影視,即時畫質不夠好,但我不會漏掉什麼。這不是我到現在才說的。

「網路戰爭」

  我對目前的網上新聞,比一些我訪問過的業界領袖樂觀,MSNBC 總編輯 Dean Wright 說:「這次戰爭可能演變成『網路戰爭』,正如同二次大戰是個廣播戰,越戰是電視戰一樣。」MSNBC 目前吸引了最多的觀,「網上新聞無疑流媒體的一部份,數以百萬的人,當事件發生之後湧進新聞網站。」

  Wright 目前推銷他的想法,讓大家把網上新聞看成是主流,他不再用「新媒體」的字眼來談網上新聞。他說網上媒體值得主流的地位,因為最大的網上新聞已經在重大事件上直接與電視對抗競爭。

  他說:「我們已經到這裏,把可靠的資訊與新聞傳送給上百萬的人。」

  MSNBC 是個明顯的例子,成功的吸引很多讀者上網來替代電視。在戰事開打的第一夜,有六百萬人收看串流視訊、與下載隨選影片,以後每天也有 50 萬人。MSNBC 仍然免費提供視訊,其對手 ABCNews CNN 則收費。

電視的重複講述:是個機會

  重大事件如 911 恐怖份子攻擊、或哥倫比亞號墜毀,最初的注意力放在電視上,會延續很多年,消費者本能的會先打開電視,看看發生了什麼事,看看第一張照片。

  但在電視第一手報導之後,網上新聞就有很大的機會,USAToday 網站總編輯 Kinsey Wilson 說,這次的戰爭開始之後,就看到了這種情形。觀眾先把電視打開,因為電視有講述故事優勢,這也是重大事件發生,首先從能從電視知道是怎麼回事。但後續的發展,電視就只能一再重複,有就很大空間給網上新聞發揮。最好的網站,可以很快的把新聞多向製作,加上深度與細節,然後讓讀者自己去發覺。

  Wilson 的見地完全對,電視擁有重大事件的分鐘(或幾小時)先機,但不代表網上新聞不能相對的快速把讀者拉回。Wilson 說:「我認為電視仍是第一手的媒體(即使 911 事件在 20 年後發生是如此),但網路會愈來愈重要,與電視成為長期的競爭對手。」

辦公室稱王

  正如同我們以前見過的,上周的網上新聞,在上班時間成了龐大的媒體,華盛頓郵報的 Newsweek Interactive 發行人 Christopher Schroeder 說:「我們基本上觸及到每位讀者別的媒體觸及不到的那一時段。」華盛頓郵報網站,在報導伊拉克戰事上,是以電視速度與對手競爭的,他說:「電視是有效的用視覺方式講述故事,網站做的一天比一天好了,我們把它帶給上班族的桌面,上班時間可能沒法看到電視。」

  Schroeder 繼續說道:「寬頻的使用更加普及、電腦技術不斷進步、無線網路讓上網更便利之後,網上新聞將會提供與電視同樣的故事、同樣的快速。」

  那麼,幾年以後網上新聞可不可能「第一手媒體」壓倒電視?Wilson 說:「只要管道夠大,把電腦畫面變成電視營幕當然可能,但觀眾在那時候是要搜尋網上資訊、還是只看從另一數位管道來的電視呢?我一向認為網站有它自己的媒體特質,想辦法真正發揮它的優勢,就能吸引最多的觀眾。」

新格式的內容

  網上新聞趨勢觀察家,指出多媒體內容,才能讓網上新聞成熟,成為大眾媒體。這次戰事的預期很長,大多數新聞網站都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多媒體的報導。佛羅里達大學新聞教授、也是媒體未來學者 David Carlson 指出:「這次戰事新聞機構有幾個月的時間來規劃開打之後怎麼報導,我原以為會有許多互動性的題材,但實際上多數的報導並非如此。」

  但網路新聞的「獨特」內容,在遇到重大事件的時候,似乎永遠不能與電視快速傳來的畫面相比。Carlson 說,只要網上新聞需要寫稿或在影視之外加工,就不能與電視在事件發生的初期與之競爭,電視記者只要人到現場、打開攝影機、對準天線就行了,我不是說這是容易的事,只是說比網上新聞記者在技術上快捷,也許以後的新技術讓記者穿上網路服裝用寬頻傳送,情況會不同。

 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新媒體中心主任 Paul Grabowicz 說,網上新聞維持電視與別的新聞媒體的互補地位,網路可以用多媒體或互動地圖等技巧把故事講得「更好一些」。

  從長計議,Grabowicz 認為網路新聞會排擠別的媒體。當真正的寬頻普及、容易使用,可攜式的設備可在任何時間、任何地點上網,年經人會朝此傾向,因為數位技術,對他們是那麼自然的成為生活中一的部份。現在,網雖然愈來愈顯得重要,僅是媒體混合的一部份。

最新新聞

  並非每個人都讚同網路新聞上周的表現,已經到了自己的時代,大多數專家認為,仍有很長一段漸進的階段要走,才能「到達那裏」,最明顯的是影視的品質仍然低劣。

  新媒體研究機構 Borrell & Associates 總 裁 Gordon Borrell 說:「如果有什麼大事,消費者急著看,他們不會忍受劣質的影視畫面搭配不同步的聲音,或者重新點選十次才能取來 CNN 的畫面。」

  Borrell 認為網路在 2000 年美國總統大選時有相當好的表現,因為布希與高爾的得票數糾纏了幾周,網路是最好查看最新開票結果的地方,它不像戰爭一樣的緊急,也不需要太多的影視。但這也教了我們網路可以立即找到最新的資訊,特別是在上班時間。

  我同意Borrell 對選舉的意見,但這次戰事對網上新聞是更重要的一刻,現在戰事的初期,新聞網站做到的有:

  • 以網站為中心,計畫周詳,製作有吸引力的媒體內容。

  • 重大新聞標題與影視,幾乎與電視同步快速(至少對寬頻的用戶是如此)。

  • 擴大基礎建設,可以供應大量讀者即時上線。

  我們有了內容,有了基礎建設,可以認真的供應網上新聞,或許可以稱之為主流媒體了。對我而言,現在正是對網上新聞定義的時刻。

上一篇   下一篇 索 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