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8年,Adobe發表PDF將成為下一版的PostScript至今已有十年。
          1997年德國杜塞道夫Inprinta印刷展推出能處理PDF的PostScritpt 
            3 RIP,同時她的對手Harlequin 公司也不甘示弱,提前推出可以處理PDF的ScriptWork 4.5。
          今年Adobe再推出Supra(1996年發表作為高速PostScript處理的版本)的延伸版本叫作PostScript Extreme更是大力鼓吹用PDF來輸出,希望大家不要只用來看電子書(PDF 
            1.2規格以前,也只能如此)。
          有些Adobe的OEM採用PDF作為印前管理的主要工具,卻被業務人員渲染成有了PDF,從此輸出製版就成為「無障礙」流程。
          為了避免印前同業期望太高,特地收集國內外PDF在印前作業的實際作業情況以及數據,與久盼甘霖的朋友分享之。
          一、現行PDF使用在印前的情形
          當Adobe在PDF 1.2規格中加上OPI的處理、色彩管理(Color Management)、半色調(Halftone)以及灰度調整(Transfer 
            Function)以後,在英文世界裡,至今也只有5%-8%的印前業者使用PDF。用得最多的,還是報紙用來傳送「分類廣告」,而其中90%以上都是黑白的。
          像時代雜誌(Times)印前開發部門主管Frank 
            Scott就說,他們大力推動PDF
          作為全面數位化流程,還是卡在   
          
            - 許多印表機不能印PDF。
 
            - PDF不能支援ICC為基準的色彩管理,也可能是此種profile方式的色彩管理不靈光。
 
            - PDF的基準色彩是RGB,所以在產生PDF的時候就要轉好CMYK
 
            Adobe放出風聲,表示將要推出的PDF1.3及Acrobat 4.0可以解決彩色印刷的問題。也就是說現在還不行。
            - 無雙色(duotones)、特別色(spot color)
 
            - 沒有補漏白(trapping)
 
            - OPI不順
 
          
          即使Adobe San Jose分公司的業務開發部的Gary 
            Cosimini也承認在複合式的印前流程中就算是在PostScript 
            level 2都沒做得很好。(參考eMediaweekly 
            08.31.98)
          
          二、廠商誤導輸出業者
          有一廠商在TIGAS時,表演一張1.4MB的磁片,其中有「3個女人」的測試PDF檔案,送到RIP輸出後打樣出來,品質相當好。自吹自擂說PDF的壓縮能力多好,只要使用PDF以後檔案大小不在煩惱。
          瞞者瞞不識,識者不可瞞。PDF的規格定義使用LZW, 
            JPEG來壓縮彩色影像,與PostScript定義的壓縮方式完全一樣,如何創造奇蹟呢?閣下如果以JPEG壓縮圖檔的PostScript輸出,保證效果相同,檔案大小毫無二致。
          PDF號稱資料會變小,應該是指字型、圖形(graphic)與影像(image)可以分別以不同的壓縮方式,而PostScript只能定義影像的壓縮。壓縮的方法都是現有的JPEG,G4, 
            LZW..等,並還沒增加新的壓縮方法。
          三、PDF中文字體為何還看不到?
          PDF可以內含字型-    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謝天謝地!我們可以要求客戶自己把字型塞進自已的PDF檔裡。沒字自行負責,多帥!
            其實PostScript也能內含字型(可惜一次是整個字型檔約128-256個字),雖然中文不太適合。
            不要忘了!如果像在PC上將True 
              Type字炸開,同樣也沒有字型的問題。(PDF字型上的好處是查詢,決不是為了印前流程)
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先看看日文版的現狀如何?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先看看1996年出品以PDF 
                1.2規格的 Acrobat J(日文版DBCS 
                - 兩位元組一個字的編碼,和中文、韓文相同)的表現再說。
            利用Acrobat J 的Distiller或PDF Writer可內含任何英文字體,包括TTF(True 
              Type Font), PostScript 字型(Type 1或新定義的CFF - Compact Font Format)。但是日文就是無法藏到PDF檔裡面去。
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聽過CID font吧,說不定你還買過呢。
          
            Adobe定義轉換PDF時,中、日、韓文字類(DBCS)字型,一律對應到CID font,而不內含在檔案中。目前也沒看過有內含CID 
              font的PDF檔;但是Acrobat 
              J將日文轉成CID font,卻還有以下問題,
 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你必有CID font的RIP,才能輸出。(在台灣Adobe和Harlequin都號稱可以但是沒有人試過。這是字形廠商應該作的事。)
 
                - 此一含有CID font的PDF,由另一Acrobat J 
                  打開來以後全部以「明朝體」和「Gothic」(日文版Windows的基本字體,如我們的「細明體」)顯示,原因是日文Windows上也沒有CID 
                  font。
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我不蓋你,Adobe在設計轉換的工具時,根本就忘了自己曾經定義過這一套字形的流程。如果你問PDF如何對應Windows上的中文到CID 
                font,保證考倒你的字型供應商。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字型還有其他問題?
          
            Windows 新定義TTC來減少DBCS字形中兩種英文字型的困擾。Arobat J也不會用,只能將TTC拆開成兩套TTF才行。
          
          盼望Acrobat中文版
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許多科學園區的半導體廠都用Acrobat來傳公文,原先由MSWord 95輸出的PDF Acrobat看得懂,當換成Office 
                97時,轉PDF全部都變成亂碼。為什麼呢?大概是微軟以為全世界都用英文,不知道這裡(DBCS區域)有人用英文版來讀中文的PDF。
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四。、PDF的未來
          PDF必定要取代PostScript,因為她改進了
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- PDF去除PostScript可程式化的部份,RIP編譯時出錯的機會將大幅降低。
 
              - 一頁頁獨立(page independent) 你如果要印一PostScript檔案的第十頁,非得從第一頁解譯的第十頁,才能看到正確的結果。PDF隨時抽出第十頁都可以,所以IBM才能將一個檔案中的許多頁打散,平行處理一分鐘600頁。
 
              - 內含單一個字型PDF將有用到的字才內含進PDF檔以符合實際需要。最重要的是內含字型的資料與文件內容分開,使PDF中的文字可以搜尋,而PostScript只為印刷考慮。
 
              - PDF可瀏覽、又可連結聲音、動畫….各種多媒體效果,勝過PostScript的以印刷為單一任務編制。
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世界印刷組織為PDF開出藥方為印刷版面規格定義標準。最重要的是全世界有許多軟體公司幫 Acrobat製作軟插件plug-in程式。